党建思政

党风廉政

“三育人”和“加快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工作为依托 切实加强行风建设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01-02 浏览次数:

医学人文学院行风建设整改总结阶段工作报告

整改总结阶段,我们按照学校行风建设工作组织评议阶段的调研意见,针对我们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需要改进工作作风,以“三育人”和“加快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工作为目标,切实开展整改和总结工作:

1.以树立良好教育形象、办好人民满意专业为目标,切实加强班子专业教师、辅导员作风建设。

(1)党委班子成员通过外派培训(省委党校)、学术研讨(外出参加全国医药管理和人文社科相关专业联会、中医药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会、中管局主编会、医学人文学院承办全国中管局教材编委会等),内引培训(医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第一届贵州省箱庭治疗理论与实务职业认证培训),集中学习、自学实践,撰写论文、报告、征文等形式,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带头营造想学习、乐学习、会学习的良好氛围。班子成员同时作为教工支部成员积极参加各项组织活动和认真完成分解到己的加快全院发展的目标绩效任务,并取得较好成效:党委书记参加省委党校第四十三期局干班培训圆满毕业,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64期上发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年春秋育学子 科学发展铸辉煌》获教育厅征文三等奖;党委委员、院长顺利获得中医药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法学类教材主编资格,并为贵州争取到承办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中管局教材编委会资格。党委委员、党办主任积极配合心理专业教师成功举办第一届贵州省箱庭治疗理论与实务职业认证培训、并完成学习培训,完成各类活动的调研任务及报告撰写也已得到相关部门一致好评,所任课程教学质量也得到教学督导组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2)教工党支部在党委指导下,在各专业教研室、实验室配合下,以青年党员教师为骨干,积极开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工作水平的系列活动,如:教学基本功训练、人文社科省级研究基地建设、医心专业合作性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校内质量工程建设、省内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高素质人才建设等,并取得较好成效:微课比赛法学专业黄彬获得省级二等奖,心理专业周振华获得省级三等奖,成功申报并建立了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成功申报并开始建设公共事业管理新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视频公开课立项,参加全国中医药类高校人文社科相关专业学术交流会议5次,成功举办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心理专业职业资格认证第一届贵州省培训活动1次,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参与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实践、学历提升、进修学习和社会服务达90%,一附院心身门诊病人数继续大幅增加、大力支持二附院心身门诊开展建设工作。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三育人”工作扎实有效。

(3)针对一年来出现的学生恶性突发事件和医心专业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法学专业学生司法考试与学校学生管理矛盾等情况,班子成员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尤其是每周定期深入新校区班级,不定期深入新校区学生宿舍,争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级辅导员根据各班实情、尤其是针对重点问题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通过不定期深入班级、学生宿舍、个别谈心、畅通家长渠道等方式,在专业教师配合下争取做好学生管理、危机干预和服务学生工作;并建立完善了寝室长制度等。

2.以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大力优化学科、专业发展。如:针对学科和专业建设软实力不足、各专业教师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有所欠缺等问题,大力推动省级研究基地建设——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开展高校与社会机构合作性项目建设—监狱管理局合作性教育研究就业基地,不断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大力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北师大箱庭科研与培训基地)、相关社会机构(心灵密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合作与交流—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研讨、教材编写、心理咨询师职业认证培训等,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发展水平。

经过一年来认真开展“行风建设”工作和深入拓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建工作实效性,增强了教职员工生的党员责任感,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医学人文学院党委

                                                             2013.12

版权所有©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电话:0851-88308037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栋青路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